1月6日上午,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郑州开幕??磺?,汉威科技集团研究院主任王菊仙作为省人大代表就“河南传感器如何更好发展”接受媒体记者的提问并一一做出回答。
汉威科技集团研究院主任? 王菊仙
省人大代表,汉威科技集团研究院主任王菊仙表示,目前,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,河南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。因此,王菊仙建议,围绕传感器链部署创新链,统筹建设MEMS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,解决我省行业共性需求,加快产业步伐。同时,出台相关政策,支持本地企业开拓市场,让科技带给老百姓更多的幸福感。
Part 01 见微知著,感知未来
王菊仙介绍称,简单来说,通过传感器人类就能变成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感知原来不能感知的信号,小小的传感器正用科技传递给老百姓更多的幸福感。
技术零突破,追兵变标兵。王菊仙回忆,上个世纪末,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大多依靠进口,国内少有的几支也仅能从科研院所制作出来,“那个时候,我们就从最基础的材料开始搞研究,终于攻克了产品一致性的难题,首次实现了批量生产,把价格降低了几十倍。之后,汉威也逐步做到了国内传感器龙头的地位?!?/p>
汉威科技集团,是河南本土培育的一棵传感器产业大树。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气体传感器及传感器技术研究的企业之一,汉威抓住物联网产业大潮,围绕物联网上下游,在关键硬件、信息的采集和接入、行业软件方面,组成了自己的生态圈子,确保关键环节都是自主可控的,从而构建了一个从核心器件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。当前,汉威已形成“以传感器为核心,涵盖智能仪器仪表、云端技术、软件”的 完整物联网产业链,基于紧耦合和深逻辑,努力构建“感知 + 应用 + 云平台” 垂直、贯通、一体的物联网生态圈。
Part 02 自主创新,博采众长
科技传递是民生,那传感器具体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呢?王菊仙举了个例子。
用科技护卫燃气安全
近几年,燃气事故时有发生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,燃气管道深埋地下错综复杂,传统设备很难及时检测泄漏点。这个时候,利用光学原理研制了新设备,只需拿在手里站在远处扫一扫,装在车上沿着道路跑一跑,就能发现泄漏点,保障了燃气管网的安全,给人们营造了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。
除了上面说的检测燃气管线泄漏用的手持激光和激光巡检车,汉威科技集团还提供平安厨房、智慧运营、智能巡检、GIS地理信息系统、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全方面智慧燃气信息化解决方案,并且在全国多地已有成功案例,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运营风险的可知、可预、可控,帮助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突发事件和应急抢险的速度和能力。
用科技守护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
当下,国内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居家隔离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手段。但隔离人员分布在成百上千个社区,且管理人员有限,要如何保证隔离效果呢?王菊仙介绍称,汉威通过利用门磁和物联网技术,率先研制出电子封条,将磁条装在门上,便能够精准管理隔离人员,随后加紧生产,送到了抗疫前线。
?汉威智能门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
“应用创新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。就这样不断地瞄准空白搞创新,传感技术广泛运用到了‘智慧城市、安全生产、智能家居、养老医疗’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汉威也成为了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?!蓖蹙障伤?。
Part 03 专注核心,百花齐放
汉威从传感器这颗“芯”出发,搭建一个从感知到应用的完整的物联网生态系统“大树”,赋能千行百业,为生产和生活创造新的价值。成立20余年来,汉威从核心应用走向生态搭建,涉足诸多行业,看似纷乱庞杂,但背后都是以传感器为核心支撑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以传感器为核心、智能仪器仪表为支柱、行业应用为导向”的完整产业链。
对于汉威来说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传感器的核心技术,犹如基础之于大厦。截至2021年底汉威现有专利总数671项(其中发明专利108项),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68项,商标103项。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42项,其中1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2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从产业链低端迈向中高端,从核心突破走向生态搭建,汉威在行为上的破旧立新,在产品中的舍旧谋新,使自主研发、敢为创新由“可能”走向“必然”。
2022年,河南省将推动数字化转型。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,大力推动数字河南建设,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。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,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,建设10个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推进智能化应用场景行业全覆盖。
创新发展驱动战略,河南省十大战略全面实施,创新驱动居首位。汉威将以政策为牵引,从传感器这颗“芯”出发,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持续推动行业改革创新步伐,以定力保动力、以动力促发展,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汉威力量。